2017年盐都区政府工作报告

来源:本站原创发布时间:2017-02-03浏览人数:

盐都区人民政府区长  吴本辉

各位代表:

  现在,我代表区人民政府,向大会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 

本届政府工作回顾

 

  20124月换届以来,在上级党政组织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,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,我们紧紧依靠全区人民,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,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,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紧紧围绕“打造新高地、迈上新台阶”总定位,克难求进,奋发有为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综合得分苏北领先,连续五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市辖区,圆满完成区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。

 

 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。预计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8亿元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亿元、服务业增加值186亿元,分别是2011年的1.57倍、1.9倍、2.1倍;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.8亿元、固定资产投资347亿元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亿元,年均分别增长12.5%18.2%10.5%。运行质态稳步提升,“四上”企业从641家发展到937家,开票销售超亿元工业企业从26家发展到36家,企业上市总量和“新三板”挂牌数全市第一,中国驰名商标、省著名商标分别增加到9件、44件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,三次产业比重从12.956.230.9调整为9.648.941.5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2%,中恒宠物创成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,柚尊家具、东九重工列入全省10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。发展后劲持续增强,实施华星光电、峰汇智联、亚邦物流、东风李尔等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36个;盐高新集团、城镇化公司组建运营,创成AA信用等级平台公司6家。

 

  转型升级取得实效。盐城高新区成功跻身“国家队”,城西南现代物流园获批全国优秀物流园区,电商快递产业园成为省市共建互联网产业园,智能终端产业园集聚项目55个,初步形成从核心部件到品牌整机、从硬件生产到软件研发的全产业链条。6个特色产业园牵手知名高校共建特色产业研究院,大纵湖、张庄、龙冈等镇被认定为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,涂装设备、制鞋机械、输变电产业成为细分行业全国单打冠军。农业现代化跨入全省先进行列,家庭农场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561家、824家和147家,3只农产品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家庭农场(专业大户)规模经营比重提高到49.3%,连续五年被表彰为全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县。乡村旅游蓬勃兴起,游客接待量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幅都在40%以上,获批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,被授予全省首家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区,大纵湖风景区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,龙冈桃花园获评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。

 

  创新创业成果丰硕。创成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区、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区和省创新型试点区,5个镇被确定为省创新型试点镇,高新区获批全市首家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;建成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70%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、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数、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数、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列全市第一。市“515”人才政策全面落实,引进高层次人才186人,其中院士7人、国家“千人计划”专家15人,省级人才项目入选数全市领先。全民创业深入推进,12个全民双创园建成标准厂房180万平方米、入驻企业340家,创成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、省级2家,建成省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,区中小企业园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;淘宝村级服务站覆盖率全市第一,大纵湖、郭猛被认定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镇。成立创业银行、科技银行,“苏科贷”立项数和贷款额连续三年全省第一。

 

 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。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,统筹发展走在全市前列。城市品质不断提升,高新区盐龙、盐渎、潘黄三大板块形成一体规划、联动发展格局,恒大、碧桂园、万达等品牌地产先后入驻,润都、丽都、大马沟等生态公园建成开放,医院学校、购物中心、农贸市场等配套功能加快完善,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,创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。镇村建设彰显特色,大冈、大纵湖创成全国重点镇,杨侍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,仰徐、三湾被命名为全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,229省道、新331省道等骨干道路建成通车,新建改造城市道路59条,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638公里,新建改建农村桥梁1534座,创成省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区;市镇村公交率先苏北实现一体化,国标校车安全工程“先路后车”模式全省推广;区域集中供水通村达户,城市防洪能力显著增强,农村排涝模数提高到1.0以上。

 

 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。在全市率先通过国家生态区创建考核验收,创成国家生态镇9个,国家园林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在大市区前列。连续四年被省表彰为造林绿化成效显著县,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3.2%,林木覆盖率从13.5%提高到23%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“清洁乡村”行动有力推进,“五位一体”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立,创成省星级康居乡村271个、省美丽乡村5个。城乡河道三年整治行动扎实开展,整治城市河道21条,疏浚农村河道2485公里;新建集镇污水处理厂9座,铺设污水管网117公里,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85%。秸秆禁烧连续三年实现卫星监测“零火点”、省市巡查“零通报”,被省认定为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。土地节约集约“双提升”行动成效显著,被评为全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。

 

  群众生活日益改善。新增城镇就业6.7万人,转移农村劳动力4.5万人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348元、18998元。新增各类参保人员25.9万人,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全面落实,城乡居民基本养老、医疗保险水平稳步提升,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从275元提高到580元。建成保障性住房5136套,安置渔民上岸199户,住房公积金扩面增量增幅全市第一。创成省现代民政建设示范区,“一门受理、协同办理”的社会救助机制初步建立,发放托底救助资金8308万元,惠及困难群众18万人次,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530元和430元。荣获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,区社会福利院一期工程顺利建成,18家敬老院全部通过省星级验收,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区域全覆盖。

 

  社会建设扎实推进。社会事业繁荣发展,被表彰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,创成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和省首批平安校园建设示范区,新建中小学10所,乡镇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;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、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、省“十二五”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,市三院创成苏中苏北唯一县级三甲医院,建成国家卫生镇4家、省示范卫生院11家,新建改建标准化村级卫生室95个;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区,区属“四馆一团一中心”建成使用,农家书屋村村全覆盖,淮剧《半车老师》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和省首届文华大奖。社会治理不断加强,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,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基本建立,农村技防“村村通”工程快速推进,连续12年获评省平安建设先进区;区法律援助中心创成省级示范窗口,仰徐、三官被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;信访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,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成为常态;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不断健全,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,创成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3家。大纵湖镇获得全国文明镇称号,涌现出中国好人程来品、武红梅、乐绍琪以及北京暴雨救人农民工团体等一批先进典型。

 

  改革开放攻坚突破。行政审批、商事登记、财税体制改革扎实推进,农业农村改革成效明显。精简合并行政审批事项117项,“先照后证”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先后施行,财政预决算、部门预决算和“三公”经费全面公开;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重组改革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到位,区镇两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建成运行,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本完成,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业贷款弱抵质押和风险补偿试点,被省确定为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。整合设立13个专职招商局开展精准招商,与德国茨维考市成功缔结友好城市,与深圳手机行业协会、韩国汽车产业协会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,开创了“转移+转型”产业合作新模式。注册外资累计到账5.88亿美元,中韩产业园盐都联动区集聚汽配企业31家;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%,培育进出口超千万美元以上企业11家;新设境外投资企业8家。

 

  从严治政全面加强。权力运行严格规范,制定公布5张清单,坚持定期学法制度,成立区法律顾问团,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,制定政府投融资平台和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管理意见,邀请区人大、政协领导参加政府常务会议。作风建设不断深化,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、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和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重抓中央和省委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,“四风”顽症得到有效遏制。行政服务更加高效,“两办两中心”组建运行,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推广应用,区政务服务中心完成搬迁升级,创成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。反腐倡廉推进有力,认真执行党纪党规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,加强机关单位行政监察,深化重点领域审计监督,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。与此同时,人武、统计、物价、人防、双拥、气象、消防、保险、邮政、电信、妇儿、残联、老龄、慈善、红十字、民族宗教、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。

 

  2016年,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三五”规划的起步之年。一年来,面对经济下行压力,全区上下坚持重点重抓、聚力突破,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,预计列市考核的11项主要指标中有6项增幅位于全市前列,实现“十三五”良好开局。项目建设有了新突破。坚持产业为基、项目为要,主攻招商选资,会战重点项目,产业强区迈出坚实步伐。招商选资精准发力,推动“招企业”转向“招产业”,紧盯京沪广深、日韩港台,聚焦智能终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产业,开展四季招商、专题推介,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8个,赛博宇华、迈腾电子等8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正式落户。项目推进注重实效,从解决土地、资金、办证等突出问题入手,统筹抓好供地、开工、投产等关键环节,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3个、竣工46个,列市“三重”项目、“三百”工程和区八大类重点工程完成年度任务。载体能级实现新提升。以载体扩容拓空间、平台升级聚项目,深入开展“项目载体提升年”活动,增强园区吸附力。智能终端产业园新建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,智能终端产业研究院、惠普智慧盐都云服务中心建成使用。全民双创园新建标准厂房43万平方米,大纵湖涂装设备产业园、张庄齿轮产业园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,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,省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全省第一。新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启动建设,七星农场列入全省稻田综合种养十大示范基地。以“一湖两带一圈”布局开启全域旅游时代,成功举办首届休闲中国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,进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。关键改革迈出新步伐。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,有效承接和制定出台系列政策,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。主动施策去产能,开展打击取缔“地条钢建筑用材”等专项整治行动,退出“四小”企业17家。多措并举去库存,大力推进住房公积金扩面,全面推行房屋征收货币化安置,全区商品房销售突破190万平方米。精准发力去杠杆,以直接融资调整结构,以规范管理防控风险,区国投公司成功发行企业债13亿元,争取政府性债务置换债券资金27.5亿元。积极作为降成本,深入开展“暖企行动”,国家减税清费政策全面落实,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58项,“营改增”全面试点减税近3亿元,为25家企业补办了土地、房产“两证”。民生实事取得新成效。十大类36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16.1亿元,为3.7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免费体检,区域卫生信息平台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、张庄农贸市场建成使用,“四类人群”和D级危房改造基本完成。精准扶贫扎实推进,开展“结一门穷亲、找一份事做”主题活动,支持30个经济薄弱村上好增收项目,30%的低收入人口、50%的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。工业和畜禽污染专项整治深入开展,关停搬迁企业8家,关闭养殖场213个、生猪屠宰场21个,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问题整改到位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,潘黄水上集中居住点重大消防隐患完成整治,安全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;外流涉羟犯罪得到有效管控,公众安全感不断提升,被表彰为全省法治建设示范区。

 

  各位代表,五年来,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,取得这样的成绩,确属来之不易。这是上级党政组织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,是区人大、区政协和社会各界支持监督的结果,是全区干群同心同德、奋力拼搏的结果。在此,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和委员,向全区工人、农民、知识分子、各级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,向驻盐都部队官兵、驻盐都单位干部职工,向各民主党派、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,向在盐都投资创业的各位客商和本土企业家,向关心支持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、海内外朋友,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!

 

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:产业集聚规模还不够,重特大项目突破不快,外资利用总量和层次有待提升;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还不充分,部分企业运行困难,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成效不明显;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,环境保护、城市管理、产业扶贫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;一些干部适应新常态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能力还不强,不作为、慢作为现象时有发生,等等。对此,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,认真加以解决。

 

新一届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

 

  今后五年,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,也是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。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,我们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,我国发展进入速度变化、结构优化、动力转换的新常态,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、江苏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,盐城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完善,将重塑新一轮区域发展格局,为盐都在更大范围内融入产业分工体系提供了重要契机。经过多年的接续奋斗,我区综合实力持续增强,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,园区载体扩容升级,城市功能加速提升,为经济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盐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,保持清醒头脑,抢抓机遇,应对挑战,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。

 

  根据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,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精神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科学把握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,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,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,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突出“两聚一高”,重抓“一极一园一业”,推动产业强区、生态立区、富民兴区,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奋力打造经济强、百姓富、环境美、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盐都。

 

 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:经济发展更稳健。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,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,现代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%左右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,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%,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%,居民收入、企业利润、财政收入“三个口袋”更加充实。群众生活更富裕。坚持“创业富民、就业利民、保障惠民”协同发力,每年将新增财力的90%以上用于民生,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,在“七个更”上取得更大进展。到2020年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000元和27000元,社会保险参保率达99.8%,建成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。生态环境更优美。生态文明推进机制建立健全,绿色生产水平不断提升,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形成,资源节约型、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效明显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大幅下降,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定目标,林木覆盖率达25%,城镇绿化覆盖率提升到44.2%,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100%,率先全市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。城乡发展更协调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扎实推进,城市辐射作用显著提升,镇村经济实力持续增强,交通网络互联互通,公共资源均衡配置,城乡要素平等交换,以高新区为主体、重点镇为支撑、新型社区为节点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8%。社会风尚更文明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,公民思想道德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,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,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。社会治理全面加强,民主法制不断完善,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进一步增强,公众安全感和社会满意度持续提升。

 

  做好今后五年工作,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党代会的战略部署,深刻把握“既急不得、也慢不得”的内涵要求,放大自身优势,闯出发展新路,切实做到“四个坚定不移”。一是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区。产业是发展的基石,也是全面小康的根基。必须针对我区产业发展还不充分的实际,牢固确立“产业强则盐都强”的理念,以“中国制造2025”为引领,着眼“追高求新、非大即特”,持续突破重大项目,做优做强园区载体,推动智能终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拉长链条,引导汽车配件、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向高端攀升,力促电商物流、乡村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,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,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。二是坚定不移聚焦创新驱动。相比沿海地区,我区环境容量较小、资源禀赋不足,能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先机、赢得优势,取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能不能成为主动力。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,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,放大国家高新区品牌效应,集聚高端要素,提升孵化能力,建成智创小镇,打造创新人才产业高地,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、人才链、服务链协同对接,走出一条以创新引领转型、以转型促进发展的路子。三是坚定不移秉持生态优先。盐都率先全市通过国家生态区创建考核验收,具备良好的生态基础;作为大市区饮用水源保护地,应有更高的生态追求。必须把生态作为发展的最重要资源,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从生产和生活两头齐抓、治理和保护两手并重,统筹实施森林、河流、湿地、农田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,着力打好治气、治水、治土三大攻坚战,全面优化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和生态结构,让生态成为盐都最靓丽的名片。四是坚定不移致力富民惠民。补齐民生短板,提高百姓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,既是增强群众获得感的关键所在,更是践行为民宗旨的本质要求。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工作追求,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,促进城、镇、村协调发展,推动教育、卫生、文化等公共资源均衡配置,做到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齐头并进,确保困难人口小康路上一个不少、一户不落,让全面小康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。

 

2017年主要工作安排

 

  2017年,是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喜庆之年,也是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的重要一年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区委全会精神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突出“一极一园一业”,统筹抓好“五个坚持”,全面推进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改革、惠民生、优生态、防风险各项工作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。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%左右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%,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.5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6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%,进出口总额增长8%,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.4%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5%,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,完成市下达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。围绕上述目标,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:

 

  一、突出创新引领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。放大高新区创新主阵地作用,完善创新政策,富集创新资源,健全创新体系,致力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方式。全面构建创新载体。瞄准打造高科技孵化器,突出智创小镇建设,尽快开建智能终端总部研发区,创成省级科技孵化器2家、省级以上众创空间4家。致力建设高端技术服务平台,发挥现有国家级科技创新机构作用,提升南大电子商务研究院功能,启动北大科技园、南理工技术转移分中心建设,智能终端产业研究院争创省级检验检测中心。着眼构建“产业+研发”创新发展模式,积极主动与大院大所对接,加强“一镇一产一院”建设,年内中国矿大龙冈输变电节能技术与装备研究院、江苏大学张庄精密齿轮制造研究院等5所产业研究院建成运营。积极培育创新主体。以创新企业培育计划为抓手,实施知识产权行动,推进产学研合作,强化自主研发,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。扶持企业开展重大科技专项攻关,突破一批具有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,全年授权发明专利80件以上,实现高新技术企业“专利墙”全覆盖,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;组织开展“教授走基层、企业院校行”活动,新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100项,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0项;引导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,新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,通过省级新产品投产鉴定100只、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定5只,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、省高新技术产品100只。着力聚合创新要素。探索开展科技保险试点,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,争取“苏科贷”项目100项,发放科技贷款3亿元。统筹企业转型、产业升级等财政专项资金,推行“拨改投”运作模式,综合应用政策性资金、股权投资、债权投资等方式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。深入实施“515”人才计划,围绕新兴产业、重点园区,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,推进“双招双引”工程,全年新引进国家“千人计划”、长江学者等专家6人、领军型人才50人,各类大学生3000人以上。

 

  二、重抓产业培植,筑牢实体经济根基。以塑创特色为取向,开展“产业项目推进年”活动,引导企业“争星创优”,促进产业向高端攀升、向顶端进军。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。围绕建链、补链、强链,聚焦智能终端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产业,着力突破产业链龙头项目、创新链关键项目和价值链高端项目,尤其突出智能终端产业首位度,以手机整机和关联企业为重点,以承接抱团转移为路径,以拓展全产业链为目标,深化“转移+转型”合作模式,力争到年底智能终端产业园建成厂房100万平方米、智能手机出货量1000万部、实现开票销售100亿元。坚持高端化、智能化、信息化,加快提升汽车配件、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,实施“四新”技术改造项目50个,推动中恒宠物主板上市报会、5家企业“新三板”挂牌,创建省级示范智能车间2个、“两化融合”示范(试点)企业3家以上,力争创成1-2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。深入实施“增品种、提品质、创品牌”行动计划,弘扬工匠精神,加强质量、标准和品牌建设,新创驰名商标1-2个、著名商标和江苏名牌5只。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,争创省建筑强县。提升服务业发展质效。做强现代物流业,依托天地汇物流信息平台、神龙公路港物联网,加快推进标准化公共仓和公共配送项目建设,构建专业化、信息化、网络化、集约化的快速物流体系,打造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。壮大电商快递业,推动淘宝、京东、苏宁地方特色馆建设,引导宠物银行、第六通道等本土电商裂变发展,力促顺丰智慧电商物流产业园、恩源科技、EMS盐城分拨中心等项目竣工运营,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。提升汽车消费业,加快海外海汽车城、华兴平行进口车等项目建设,完善商用车检测、上牌等一条龙服务,打造全市最大的汽车后服务市场。拓展总部经济空间,放大金航财富大厦、盐西大厦等平台集聚效应,开展主题楼宇创建活动,全区招引总部经济企业不少于500户。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。调优农业种养结构,依托特色园区,推广种养结合、农牧循环、立体套种等多种模式的复合经营,做特优质水稻、生态水产、水生作物等传统产业,打造全省一流的花卉产业基地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培育家庭农场、专业大户、为农服务社等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,发展土地流转、农田托管、联耕联种等多种经营形式,把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再提高5个百分点。实施农业“接二连三”工程,加快新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,开辟特色农产品“进城入市”直销渠道,推动农村淘宝行政村全覆盖,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突破3亿元。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,提升农产品质量,新增农业“三品”30个,新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只,争创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。增强农业发展保障能力,新建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点10个,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到83%以上。

 

  三、坚持共建共享,提升民生幸福指数。以百姓真实感受为衡量指标,以办好民生实事为主要抓手,补短板、保基本、兜底线,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。厚实大众创业土壤。按照“六统一”标准,加快12个全民双创园建设,搭建技术创新、众创空间、产业协作等公共服务平台,新建多层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,争创1-2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。开展创业培训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农村行动,支持年轻大学生、返乡能人、企业高管、科技人员创业,推广众创、众包、众扶、众筹新模式,全年新发展一般纳税人企业500户。设立无障碍创业绿色通道,提供工商登记、创业培训、政策咨询、融资贷款等“一站式”服务,让创业者准确把握政策方向、科学选择创业项目、及时了解市场动态,提高创业成功率。大力弘扬创业文化,组织参加创新创业大赛,深入挖掘创业先进典型,让群众学有榜样、做有标尺、干有示范。拓宽富民增收路径。强化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,促进高校毕业生、下岗失业人员、被征地农民等群体就业取酬,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,转移农村劳动力3300人。提高城乡居民经营性收入水平,支持群众就近发展乡村旅游、网店经营、家政服务等项目,鼓励更多农村劳动力走出去从事疏浚打捞、高空维修、彩钢瓦等特色产业。用好土地确权成果,支持农民通过土地流转、入股、抵押等途径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。继续精准实施结对帮扶计划,年内确保省定经济薄弱村、区定低收入村和50%建档立卡低收入家庭摘帽脱贫。增加公共服务供给。优化城乡教育布局,开建张庄小学、海阔路中小学,加快盐城枫叶国际学校建设,确保南师大盐城实验学校、崇礼路小学二期、义丰小学建成使用。完善全民健身设施,年内实现乡镇省标健身广场全覆盖。深化公立医院改革,开展分级诊疗试点,推进医师多点执业,发挥医联体作用,加快区级优质医疗资源向镇村下沉,健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,把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提高到60%以上。提升计生服务管理水平,严厉打击“两非”行为,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稳定在90%以上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,加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,全年送戏送演出500场次,淮剧《过江》争创全国“五个一”工程奖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,将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再提高100元,完善“新农合基本医疗+新农合大病保险+医疗救助补充保险”机制,缓解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。推广自然灾害民生保险、特别重大疾病专项保险、失能失智老人护理保险,提高城乡低保户、残疾人、孤儿等困难对象供养补助标准。推动居家养老转型升级,促进医养融合发展,高标准运营区社会福利院,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留守儿童关爱活动,建立健全家庭、学校、社会互动沟通交流机制,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。加快推进农村康居工程,全面完成4698户危房改造任务。

 

  四、彰显生态底色,打造宜业宜居家园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,深入开展“两减六治三提升”专项行动,争创省生态保护引领区。建设优美生态环境。围绕打造森林城市、森林小镇、森林村庄,组织实施造林绿化“33511”工程,全年新造生态防护林1万亩、四旁植树150万株,华都森林公园创成国家级生态公园,大冈、楼王争创国家森林小镇,大纵湖镇创建国家园林城镇;加快实施小马沟城市绿廊、冈沟河滨河绿带等43项城市绿化重点工程,新增城镇绿地441公顷。加强农村环境“五位一体”长效管理,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,推动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。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力度,保护好现有林木、湖泊、河流、湿地等绿色空间,大纵湖风景区创建国家级湿地公园。加强污染综合治理。全面落实气、水、土“十条”刚性要求,狠抓源头、精准发力,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好转。在大气污染防治上见成效,建成大气自动监测站,强化区域环境监测预警,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,扎实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,减少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,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。在水体污染防治上抓提升,加大26条城市非骨干河道整治力度,实施重点河道截污工程,新建城镇污水收集管网40公里,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,加快消除城市黑臭水体;认真落实“河长制”和“断面长制”,扎实抓好蟒蛇河水环境整治,严格执行畜禽养殖“三区”制度,开展水产养殖专项整治行动,确保国省控断面稳定达标。在土壤污染防治上求突破,加强对涉重金属、危险化学品、难降解有机物等有毒有害物质企业的监管,开展测土配方施肥,引导农民使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农药,推进工业污染废弃场地生态修复。强化资源节约利用。坚守项目生态底线,重抓铸造行业整治,推进企业节能减排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,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5家,高新区争创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。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,倡导绿色生活,鼓励绿色出行,推广绿色建筑,抓好交通运输、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,新增市级以上绿色社区4家、绿色学校4所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,健全土地高效利用制度,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,争创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区。

 

  五、强化统筹协调,提升城乡一体水平。以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为目标,推动城市板块强功能、镇村建设创特色、乡村旅游快提升,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。提升城市内涵品质。把“以人为本”理念贯穿城市建设管理始终,提升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创建成果,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。围绕基础设施短板,全力推进腾飞路、盐渎路跨宁靖盐高速立交等重点工程,加快城市地下综合管廊、市区公共停车场、小马沟体育公园、城市健身步道等重点项目建设。瞄准功能配套需求,编制特色街区规划,开建高新区医院、智创园邻里中心、盐渎农贸市场等项目,抓好碧桂园、华兴・黑森林等高品质住宅小区开发,确保万达广场、科技广场、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如期运行,完成内环高架两侧绿化、亮化、美化任务。紧扣文明城市创建,深入开展老旧小区整治、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,强化物管行业监管,提升群众满意度;完善智慧城管信息系统,依托互联网和数字化平台,实现城市精细化、长效化管理。塑造镇村特色风貌。坚持产业、文化、生态三位一体,集中打造一批集约紧凑、生态良好、功能完善、管理高效的特色小镇,重点抓好大纵湖、大冈、龙冈等镇的高起点规划和高水平建设,力争大纵湖镇创成全国特色小镇。坚持田园风貌、宜居环境、民俗传承有机结合,加大鞍湖张本、楼王丁马港等古村落修缮力度,重点培植大冈光明、尚庄塘桥等25个康居美丽乡村,年内创建省美丽乡村2家以上,申报省人居环境范例奖1家。策应镇村发展,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重点实施康庄大道、盐渎路西延等一批骨干道路,提档升级农村公路337公里、桥梁135座,年内燃气管网铺至楼王、滨湖等6个镇(街道);优化市镇公交、镇村公交站点线路,使群众出行更加便利、更加快捷。做强乡村旅游产业。围绕“一湖两带一圈”布局,在整合资源上下功夫、“旅游+”上求突破、优化线路上出实招,聚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。立足打造精品旅游产品,加快建设蟒蛇河水上游览风光带,确保草房子儿童文学主题乐园、台海花卉港等景点按期建成,龙冈桃花园争创国家4A级景区,三官、仰徐、杨侍等争创五星级乡村旅游区;突出大纵湖旅游风情小镇打造,提速推进东晋古城建设,注重招引健康养生、文化体育、养老休闲等补链项目,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景区。着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务,推进全域旅游咨询服务中心、自驾车营地等配套设施建设,新改扩建旅游厕所15座、停车场6个,培育精品民宿、农家客栈20家,实现重点景区免费WIFI、智能导游、在线预订、信息推送等智慧旅游功能全覆盖。全面叫响盐都旅游品牌,继续举办“畅游盐都金秋行”活动,提升龙冈桃花节、仰徐草莓节、泾口狮舞大赛等节庆知名度和影响力,确保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增长30%以上。

 

  六、深化改革开放,激发体制机制活力。放开市场无形之手,用好政府有形之手,在推进改革、扩大开放中集聚资源要素、释放发展潜能。加速改革措施落地。突出企业降本增效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继续开展“暖企行动”,当好服务发展“店小二”,组织银企对接、劳务招聘活动,与企业家交朋友,帮企业解难题,构建“亲”“清”政商关系;扎实抓好城市区商业用房、集镇商品住房去库存,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坚持“放管服”协同推进,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加快构建“双随机一公开”事中事后监管机制,加强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建设与应用,努力做到网上办、集中批、联合审、区域评、代办制、不见面,打造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。围绕构建多元投入机制,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,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,推行PPP合作模式,成立创投母基金,设立智能终端、旅游发展等10亿元级产业基金,推动盐高新集团、城镇化公司实体化转型,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,实现“控规模、调结构、降成本、强规范、保兑现、可持续”的目标。以还权赋能为核心,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,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,拓展农村产权交易品种和范围,扩大农业贷款弱抵质押担保规模,启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,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20家。扩大开放合作空间。突出招大引强,完善考核激励机制,充实招商政策“工具箱”,更加注重对接央企、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,开展各类招商活动不少于10场次,在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上实现持续突破。重抓区域合作,加强驻韩、驻沪、驻深招商平台建设,提升与区域性产业协会合作内涵,精准挖掘目标企业投资信息,增强招商选资实效性,全年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0个。拓展外贸外经,组织企业抱团参加境内外展会,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,重点培育宠物用品、智能终端等省市级出口基地,积极支持悦达纺织、东九重工等优势企业开展境外投资,全年新增外贸进出口企业20家。创新社会治理机制。把加强社会治理作为深化改革、促进发展的“压舱石”,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。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推动“厚德盐都榜”进校入企到村,提升居民文明素质。推进社会诚信建设,完善“红黑榜”发布制度,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。加强民主法治建设,推进“七五”普法教育,建成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2个。全面推行阳光信访,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,做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、无理诉求思想教育到位、生活困难帮扶救助到位、违法行为依法处理。深化平安盐都建设,依法打击外流涉羟犯罪等违法犯罪活动,构建立体化、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。重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,从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、行业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,完善应急管理体系,确保全区安全形势平稳可控。

 

致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

 

  民心所望,施政所向。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严明政治规矩,严守政治纪律,加强自身建设,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,以新业绩展示新形象,向组织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。

 

  推进依法行政,建设法治政府。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,加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。规范行政决策流程,拓展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,健全专家论证体系,推行重大政策举措第三方评估,发挥法制机构和法律顾问作用,严格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。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,完善权力清单、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,运用传统媒体、新兴媒体和网络平台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。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,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,强化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。加强行政权力制约,自觉接受党内监督、人大法律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,健全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,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正确运行。

 

  强化担当意识,建设责任政府。始终把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扛在肩上,对确定的目标、部署的任务,精准发力抓推进,久久为功促到位,确保各项工作善始善终、善作善成。坚持在抓关键、解难题、攻热点上以上率下,扑下身子抓实改革攻坚、“双招双引”等关键环节,沉下心来化解要素筹措、外向开拓等发展难题,不避矛盾查处违规建设、环境污染等热点问题,致力形成敢闯敢试、敢作敢为、敢抓敢管的浓烈氛围。注重运用正反“双向激励”推动干事创业,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,健全容错免责机制,开展专项督查,有效遏制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现象,让想干事、会干事、干成事成为各级干部的自觉追求。

 

  改进工作作风,建设务实政府。大力倡扬学习调研之风,注重运用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金融等方面知识提升本领,努力在培育创意经济、分享经济、眼球经济等新经济的实践中增长才干;主动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情于民,着力解决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进一步弘扬“马上就办、真抓实干”的作风,保持昂扬向上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,推动工作“创特色、出精品、争一流”,对排定的112项“两重一实”项目,建立“单月会办、分级会办,双月督查、分级督查”推进机制,以项目落地见效支撑全年任务的完成。坚持说真话、办实事、求实效,不为经济指标的一时波动而纠结,引导全区上下在创新创业、富民惠民上出新招出实招,在产业培育、生态建设上见行动见成效,致力实现有质量、有效益、不含水分的增长。

 

  狠抓源头治理,建设廉洁政府。全面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认真履行“一岗双责”,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,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,坚决守住廉洁从政底线。坚持以制度管权管事管人,进一步规范土地招拍挂、工程招投标、政府采购、房屋征收等重点领域的运行机制,加强重大事项、重要岗位和关键部位的行政监察,推动公共资金、国有资产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全覆盖。立足抓早抓小,健全完善提醒谈话、函询、约谈等制度,对问题相对集中的单位进行及时提醒,以“零容忍”的态度查办腐败问题,积极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
 

  各位代表,新的目标催人奋进,新的征程任重道远。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,紧紧团结全区人民,进一步解放思想、拼搏进取,坚定信心、奋力赶超,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,为建设“强富美高”新盐都而努力奋斗!